手机版
当前位置: 首页 常识

鱼缸水为什么变绿了(鱼缸水质雾蒙蒙一片,怎么最后变成了一缸绿水?)

发布时间:2025-05-01 00:40:11 浏览:100


鱼缸是雾蒙蒙的世界,还是一片墨绿?无论哪种情况,都要引起我们的注意。因为这可能预示着我们的观赏鱼正面临某些问题。那么,为什么本来看起来浑浊或者白浊的水质,最后反成了一缸绿水呢?

首先我们要考虑的还是鱼缸中观赏鱼的密度问题。当鱼缸中的鱼密度过大时,水质往往容易变得雾蒙蒙的。

其次,我们要考虑到各种水体杂质的影响。

紧接着,我们也要考虑的是过滤设备的效果。强大的过滤设备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善水质。如果过滤设备效果不佳,将会导致水中有机物无法及时分解,进而影响水质。

最后,我们要探讨的是一缸白浊的水质怎么忽然变绿了呢?

因为白浊的水质可能最后走向的就是整体水质的崩溃,而不是出现绿水。

这里就牵扯到了生物性浑浊和小球藻的关系。

当鱼缸内的生物性浑浊比较严重时,往往说明水中的营养物质较多。

那么,这些营养物质都有哪些呢?

比如说观赏鱼因为患病或者密度过大互相摩擦,之后脱落的大量体表黏液。

比如说观赏鱼肠炎之后,排出来的各种不正常粪便,以及没有消化的食物。

比如说鱼缸内有大量残留的蛋白质含量过高的饲料残渣。

比如说残留在鱼缸角落或者管道或者滤仓底部的杂质。

总而言之,这些肥度过大而又不能被鱼缸的过滤系统彻底滤除掉的物质,不但会对鱼缸水质的清晰度造成很大的破坏,而且还给绿藻提供了大量的营养来源。

如果这个时候再辅以适度的光照,绿水很快就会产生了,所以白水反而变成了绿水。

当然这里也有个前提的:就是不能最后由于营养物质过剩,导致整缸的水体崩溃、腐败,那就成了一缸臭水了。

它就不可能走向绿水的方向,所以说,这是有前提条件的。

再比如说:

当光照比较强烈的时候,小球藻刚开始出现,它们也在不断吸附各种杂质,滤棉的吸附能力也在不断加强,白浊现象反而可能慢慢在消失。

或者我们通过中途换水等操作也抑制了水体走向腐败化等等,这些操作都在共同作用,绿水才能最后形成。

想要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,还是在于平衡生物性浑浊和营养度之间的关系。这可以通过适当减少水中营养物质的含量来实现,比如减少投喂量,避免残饵污染等。

我们通过减少观赏鱼的密度、加强过滤设备的维护和清洗、适当减少水中营养物质的含量、减低光照时间等方法,去有效地改善水质,为观赏鱼创造一个更加健康、舒适的生活环境。

关于如何彻底清除绿水,我的其他文章中也有介绍,方法其实不重要,原理才是最重要的。